“欧盟航空运输业新规落实仍面临不小挑战:其一,当前,可再生能源的供应量暂不能完全满足航空运输业的需要;其二,在全球航空业不景气的背景下,能源转型增加的成本能否为行业和消费者所接受,还有待观察;其三,该新规可能推高欧盟航空运输业成本,同时对全球航空运输业带来一定影响,其他国家和相关
“航空运输业作为碳密集型产业,一直是欧洲‘绿色新政’与碳交易体系中的重要部分。欧盟在航空运输业使用可持续燃料,并逐年调整可持续燃料在总燃料中的占比,能够适应欧洲能源安全现状与能源转型需要,同时具备持续实施的可操作性。”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洲所副所长王朔分析。
据欧盟理事会官网消息,欧洲议会近日通过一项航空运输业新规:所有从欧盟机场起飞的航班,无论其目的地是在欧盟内部还是外部,都必须使用可持续航空燃料(SAF)与煤油混合的燃料。分析人士认为,该法通过是欧盟向航空脱碳迈出的重要一步。
将减排的压力转化为动力和机遇,发展新一代航空器及推进动力系统,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和主要飞机制造厂商的战略选择。这不仅可以提高飞机本身的自主减排能力,还可以增强对其他国家航空产业的竞争优势,是航空业发展的未来
促进航空业绿色低碳发展的途径较为多样,主要有技术和效率进步、碳抵消服务、碳抵消和碳捕捉、可持续航空燃料使用(SAF)和航空器技术创新等。
数据显示,航空业占到全球每年温室气体排放的2%-3%,但因其特性的不同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碳减排中备受关注。航空业碳排放量虽不太高,但行业脱碳减排难度、增长速度快和其高空排放特性使航空业对全球碳排放和气候变化有着较大影响
10月1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科学技术部、财政部、中国民用航空局等四部门联合发布《绿色航空制造业发展纲要(2023—2035年)》,提出,力争到2025年电动通航飞机投入商业应用;到2035年,新能源航空器成为发展主流。其中,可持续航空燃料、电动飞机、氢能航空成为发展绿色航空的三大重点方向。 航空业的
10月10日,工信部等四部门印发《绿色航空制造业发展纲要(2023-2035年)》。《纲要》提出,开辟电动航空新领域、布局氢能航空等新赛道。充分发挥绿色航空领域主机企业主力军和中小企业生力军的作用,加强优质企业梯度培育。同时,鼓励企业充分利用好市场化投融资渠道;推动社会资本以融资租赁、股权投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四部门印发《绿色航空制造业发展纲要(2023-2035年)》。其中提出,到2025年,国产民用飞机节能、减排、降噪性能进一步提高,航空绿色制造水平全面提升,绿色航空产业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果,安全有效的保障体系基本建成。使用可持续航空燃料的国产民用飞机实现示范应用,电动通航飞机投
长空航空与阿里云达成全面合作,基于通义系列大模型产品,双方将共同打造应用于特殊旅客在线服务、手册智能查询、航变通知单自动生成等场景中的航空大模型。
阿布扎比的未来能源巨头“马斯达尔”宣布与全球航空工业领军者波音公司签订谅解备忘录,旨在促进阿联酋及全球的可持续航空燃料发展,进一步推动在2050年之前在商业航空领域实现气候中和的目标
近日,洲际交易所(ICE)公告称,计划于10月9日推出适用于国际航空碳抵消及减排机制(CORSIA)的碳信用期货,目前正待监管审查。CORSIA是国际民航组织的一项减排措施,允许航空运营商通过消耗碳信用来抵消一定数量的二氧化碳排放。该期货合约将采用实物交割,初期仅支持美国碳登记处(ACR)发布的